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十八大以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弘扬航空报国精神,践行国家发展战略,成就辉煌。 五年一个起点,中国道路越走越宽,航空工业的发展正逢其时。今天起,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回顾五年来航空工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成就,向祖国汇报,向十九大献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深入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军工央企,身处高科技战略性产业,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改革强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秉承航空报国的神圣使命,奋力推进航空工业发展,努力推动航空强国建设,为实现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一、贯彻落实强军目标,航空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而奋斗。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主承制商,保军强军是航空工业的首要政治任务。五年来,航空工业牢牢扭住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之要,紧跟我军战略转型的需求,加强技术攻关,强化组织领导,创新管理方式,实现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的跨越式发展,用十多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去年以来,航空工业进一步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坚守航空工业制高点、支撑大国强军战略”的战略观,“主业强则航空强、航空强则产业兴”的业绩观,“部队的所思所想就是我们的所作所为”的客户观和“非为人而为己、非眼前而长远”的质量观,为航空装备建设注入了新的不竭动力。
以“大运”为代表的系列运输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之后第4个能够自主研制大型运输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航空装备从中小型到大中型的巨大跨越。以歼20飞机、“鹘鹰”战机为代表,标志着我国成为第三个能自主研制隐身战机的国家,推动了我国战机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非隐身向隐身的巨大跨越。以歼15飞机为代表的多型舰载航空武器装备型号,标志着航空装备实现了从陆基到海基的巨大跨越,正推动中国进入以空强海的新时代。以歼10、歼11飞机大批量装备部队和系列发展为代表,推动中国军机正在从以二代装备为主向以三代装备为主的巨大跨越。以直10、直19武装直升机成功研制和批量装备为代表,实现了直升机研制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跨越。以空警200、空警2000预警机等特种飞机为代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之后,能够完全自主研制大型预警机的国家,实现了我国航空特种装备从无到有,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巨大跨越。以“翼龙”系列无人机批量出口国外为代表,标志着我国高端无人机系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航空装备实现了从有人到无人的巨大跨越。以“闪电”等系列导弹为代表,我国空空、空地导弹实现了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巨大跨越。以“枭龙”、“猎鹰”、K8飞机、“翼龙”无人机和“霹雳”系列导弹等为代表,打造中国航空防务精品品牌,航空军贸从传统市场逐步拓展到拉美等新兴市场,产品谱系进一步丰富,实现由二代机向三代机、由有人机向无人机的巨大跨越。
这一系列重大成果极大地完善了航空武器装备体系,我国已跻身世界少数几个能系列化、多谱系自主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航空武器装备的国家之列,加快了国防力量由单纯防御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助力我国国防力量开始逐步实现以空固土、以空强海的华丽转身。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20余型近200架飞机组成10个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机型数量和飞机规模创历次阅兵之最。201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中,完全由航空工业研制生产的18型129架战机参阅,其中歼20、运20、歼10B、运9等重大装备是首次参加阅兵,举国赞叹、世界震惊,扬了国威、壮了军威。
二、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党中央综合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国有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航空工业作为大型军工央企,在国企改革工作中,既是落实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五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以坚决的态度、坚定的信心,真改真干、狠抓落实。特别是2016年召开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以来,航空工业聚焦主业、优化布局、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扎实开展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落实军民融合战略,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分类改革要求,明确“军航与防务、民用航空、工业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业务领域,重新核定直属单位主业,强化主业管理。同时,推动资源整合与业务重组,将二级直属公司数量由17家裁并为12家,收窄管理幅度,提高管控效率。同时,针对核心主业军品,适应军改和军品采购模式变革需要,整合军品管理职能,撤减中间管理层级,实现管理架构扁平化,组建新的工程管理系统,强化对军品业务的集中统一管控和整体推动,强化与军方的沟通协调和需求对接,补齐军品管理短板,得到了部队机关的充分肯定。落实国资委要求,根据自身重点和难点,梳理形成灭“三无”、去“僵尸”、缩层级、减户数、控两金、清亏损、降负债七项重点任务,制定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的命令》,将工作任务逐项逐年分解到法人单位,明确时间节点,并将完成情况与经营者考评、薪酬挂钩。完成12家“僵尸”及特困企业处置;最高产权层级从11级压缩到7级;法人户数净减280余户;141家单位签订“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协议349项。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退出非主业。通过出售转让、破产清算及注销等方式减少非主业单位,已完成林业及地产主体业务退出,共涉及资产660多亿元,减少营业收入130多亿元,同时加快推动船舶、客车、钾肥、煤炭、一般性贸易等非主营业务退出。制订下发《长期股权投资实施细则》,加强投资制度化管理,聚焦主业投资,严禁非主业投资。通过一年多的工作,航空工业产业布局更加优化,核心主业收入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
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资产重组整合,五年累计实施11项,注入上市公司资产净值352亿元;启动IPO项目2项,再融资项目22项,累计融资354亿元。下属江航公司列入国防科工局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此外,加强与央企战略合作,与保利、国机、国新、东风、中车等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优势互补、创新发展,优化业务布局。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推进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改革,2016年用工增幅首次实现下降0.72%,清退非必须返聘员工5000余人;完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修订经营者年薪制办法,理顺薪酬分配关系,对200多名薪酬过高的高管人员实施降薪,薪酬最高下调幅度达66%。耐世特股权激励、中航光电限制性股票激励等中长期激励试点按计划推进。着眼于打造更加精简高效、管理顺畅、管控有力的集团总部,进一步明确集团总部核心职能,重新界定总部部门职能,按照优化职能、精简机构、分级管理、突出主业、强化协调的思路进行调整。调整后,总部部门由15个减少到12个,压减20%;项目和管理办公室数量由26个减少到15个,压减42%;处室由60个减少到50个,压减16%;岗位编制从460人减少到292人,压减36%。实施直属单位“三定”工作,统一规范部门设置,直属单位本部机构数量压缩34%,人员编制压缩30%,领导职数压缩24%。
通过深化改革,航空工业主业更加集中突出,机构更加精简精干,管理更加高效顺畅,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航空工业营业收入从3006亿元增长到3712亿元,年均增长约7.1%;利润总额从132亿元增长到168亿元,年均增长约6.2%;五年累计纳税706亿元,纳税额年均增长11.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25%;连续9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2位,位列航空航天与防务板块前列。
三、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把“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航空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性产业,自主创新应该是基本特征。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航空工业义不容辞。五年来,我们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用自主创新引领跨越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实现了我国航空装备建设从跟踪发展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强化基础研究,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把握航空科技发展规律,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保障了产品研制顺利推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按照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先期技术开发、演示验证到工程发展的路径,体系性安排预研,系统性提高技术成熟度,为型号发展奠定基础。在国家投入的基础上,自筹资金加强基础研究和项目预发展,针对部队装备建设急需,开展了“鹘鹰”“翼龙”飞机等重点项目研制,提前突破关键技术,为国家立项节约时间,探索了航空装备加快发展的新途径。设立了航空科技创新基金,累计投入30多亿元,支持各类科研项目500多项。在航空科技前沿领域与国外强者展开竞赛,一些领域已有重大突破。
加快开放发展,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创新组织推动,成立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从组织建设、技术创新和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梳理,统一设计科技创新架构。对内注重各类研究中心的整合,建立共性和基础研究平台和中心,打破内部壁垒,形成创新合力。将中国航空研究院、基础院、经济院整合为新的航空研究院和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强化航空基础研究和制造技术研究。对外建立开放的协同创新体系,面向兄弟军工集团、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民口国企和民企开展科研合作与社会化配套。实施“航空工业产学研结合工程”,与17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航空工业创新基金每年向每个单位提供研究经费上千万元,主要用于技术成熟度1-3级的基础研究,如3D打印技术在航空型号研制中的应用,就是与北航合作的成果。还把产学研结合拓展到国外,与英国、德国等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大学技术中心(UTC),开展创新合作和人才培养,力求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
深入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助力航空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企业管理中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拖动航空工业转型升级。开展了多项目并行协同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异地多厂、所协同研制体系,构建了从需求、设计、制造、试验等全过程的三维数字化应用体系,使研制模式向大系统集成、高度并行和多组织协同转变,极大提升了型号研制的效率和质量。以某项目为例,部装周期缩短1/3以上,装配不协调问题减少70%以上,研制整体进程大幅缩短。由于“两化”融合成效卓著,工信部在航空工业设立了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体验中心”与“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软件研发基地”。根据国家“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发布了“中航联创”互联网众创平台,推进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建设等工作。
航空工业贯彻落实国家“双创”战略,发挥高科技产业优势,按照“搭平台、建生态、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思路,以“创新创业+军民融合”为目标,积极探索推进“双创”工作,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式生态体系。经过近年来的努力,航空工业“双创”工作已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中航爱创客”已成为了央企重要的“双创”网络平台之一,目前注册用户超过38万,上线企业用户超过5000家,汇聚创业资源1.2万项;直接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3000家,对接地方政府明确科技需求项目超过1000项;与地方政府共建了10个区域“双创”基地,牵引地方政府、创投机构意向创投资金100亿元,近100个优质项目进入孵化。通过“双创”促进带动,航空工业既为自身创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社会创新创业增添了新动力,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入选为国家“互联网+创新创业”典型实践前十强,被发改委批复为“双创”示范基地,并成为了工信部“双创产业联盟”成员。
五年来,航空工业共获国家科技奖13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国防科技奖38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专利申请3.5万项,其中发明专利2.3万项;累计专利授权超过1.6万项。
四、贯彻落实军民融合战略,军民技术产业资本全面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军民融合发展推向新高度。五年来,航空工业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部署,发挥航空军工高科技产业的优势,辐射带动民品产业发展,形成了军民产业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更好地服务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意见》下发以后,航空工业深入学习,坚决落实。专门研究下发了《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开放发展的新局面。《决定》对航空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原则、路径、重点等做出详细规划,并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切实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为国家战略提供更好的支撑服务。
航空工业积极开放军工产业链,不断提高航空产品社会化投资、配套力度。譬如,在大运项目1000多家参研企业中,民口企业达600多家,其中有400多家是民营企业;AG600飞机98%的结构及系统零部件由国内供应商提供。后续,将继续在保证国防资产与能力安全的前提下,面向全社会开放航空产业链上所有配套的法人企业股权。并在《决定》中做出明确规定:2018年后,集团公司不再核批投融资新增非核心零组件能力建设;到2020年,航空产业链中一般能力的社会化配套率达到70%以上,军民融合产业占总收入比重超过70%,资产证券化率超过70%。同时,强化试点工作,决策选取机电系统公司、沈飞公司等重量级单位作为军品市场化配套试点,鼓励先行先试,倡导开放合作;决策选取下属的宏光公司、安吉公司将作为市场化资本合作试点,率先放开股权,引入社会资本推动转型升级,探索构建新型体制机制。
航空工业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把军用航空技术转移到民用航空领域,推动民机研发制造和相关产业创新发展,已基本建立起由中型运输机、涡桨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机载设备及系统构成的民用航空产品体系。涡桨飞机方面,推进“新舟”飞机的改进改型和系列化发展,“新舟”600完成适航取证并交付用户,“新舟”700获得国家立项。截至目前,“新舟”飞机累计交付104架,交给18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用户在200多条航线上运营。此外,航空工业作为主供应商,有力支持了中国商飞C919、ARJ21研制和交付。直升机方面,自主研制了2吨级AC311轻型直升机、4吨级AC312中型直升机、13吨级AC313大型直升机,并都取得中国民航局(CAAC)颁发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实现批量销售。特别是亚洲最大吨位大型高原直升机AC313成功飞越青藏高原海拔8000米高度,圆满完成高寒试飞并取得A类适航证,结束了国产直升机不能上高原的历史。全新3吨级直升机研制正加快推进;正通过国际合作研制7吨级AC352中型直升机、1吨级AC310超轻型直升机。通用飞机方面,世界上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总装;我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复合材料涡桨公务机“领世”AG300、轻型喷气公务机“愿景”SF50首飞成功;运12飞机获美国20架订单,这是我国飞机首次出口美国,具有里程碑意义。国际合作从长期以来的转包生产提升到平等合作的层面,从零部件产品提升到大部件和系统级产品的层面,从产品和技术层面提升到资本合作的层面,逐步成为世界民用飞机和发动机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和风险合作伙伴。
与此同时,航空工业坚持“技术同源、产业同根、价值同向”的“三同”原则,聚焦“高端装备、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三高”方向有序发展民品产业,通过航空技术转移、资本化运作、国内外并购等途径,延伸航空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并努力在工业机器人、高端智能制造、工业级无人机以及虚拟现实等战略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
航空工业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贸易合作领域,推进产能输出和跨国经营,推动落实“中非区域航空合作计划”,加快国产民机走出去,努力架起“空中丝路”。截至目前,航空工业拥有境外资产1111亿,境外员工近3万人,境外机构286个,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有65个海外机构,覆盖25个国家,2016年国际业务收入937亿元中,“一带一路”国家占比接近一半。跨国并购的奥地利FACC先进复合材料公司、美国西锐通用飞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发动机公司、美国航空标准件集成供应商艾联公司、美国耐世特汽车转向系统公司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在国际化经营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五、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企业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这为国企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作为军工央企,航空工业深刻领会、深入贯彻,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和推动党的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维护中央权威,落实中央部署。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特别是2015年以来,航空工业全力配合中央专项巡视,认真开展内部巡视巡察,深入推进从严治党,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规行为,举一反三整改了突出问题,构建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使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党纪党规教育,航空工业全面从严治党、严守纪律规矩的氛围逐渐浓厚。
加强顶层谋划、夯实基础工作,狠抓全面从严治党落地落实。结合党建工作实践,运用工程管理的思维,构建了“1122”党建工作体系,即“一种精神、一个规范、两个手册、两个办法”:凝练和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编制《航空工业党建工作规范》、编制《党委工作手册》和《党支部工作手册》,制订《基层党组织星级管理考核办法》《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办法》。以体系化设计对党建工作进行全流程闭环管控,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党的领导、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各项实体性和程序性制度,并围绕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严肃纪律处分等,出台系列制度。健全党的基层组织,重点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兼并收购公司、新组建单位、改革改制单位、境外分支机构、型号研制团队等的党组织建设,做到党建工作全覆盖。
落实党的领导、完善治理结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航空工业在2013年实施董事会试点改革时,就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了公司章程。在全国国企党建会召开后,进一步要求所属单位把党建工作要求写进章程,现已完成全部法定程序。在所属108家二、三级公司制企业中全面推行“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法定代表人由一人担任”的“董、书、法”一体化模式,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在企业规模较大且党组织书记由董事长兼任的法人单位,设置专职党组织副书记。同时,开展党组织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完善工作,修订“三重一大”事项清单,把党组织决策前置落实到具体程序中。进一步创新企业监管模式,整合成立五个派出监事会工作办公室,对直属、直管单位进行监督。
从严管理干部、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推动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执行基本程序不走样。严格执行干部提拔审查核实机制,坚决执行“四凡四必”。将廉洁“背书”纳入到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中,防止“带病提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畅通退出机制,推进能上能下,建立领导人员党纪处分与行政级别挂钩机制;持续开展干部多岗位锻炼,推动党务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打造既懂党务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狠抓正风肃纪、强化反腐倡廉,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决落实“两个责任”。党组成员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将“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纳入所属单位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并与薪酬绩效和评比表彰等挂钩。切实加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纪律审查工作体系,严明纪律挺纪在前,确保党的纪律成为刚性约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整治,严防隐形变异;畅通举报渠道,狠抓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敦促有问题的领导人员认错悔错改错。二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用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加强制度建设,提出制度建设检查“五个是否”(制度建立是否全面、制度内容是否完善、制度审批是否合规、制度运行是否有效、制度发展是否科学),不断完善惩防体系。深化廉洁风险防控“三融入”(融入制度设计、融入关键流程、融入岗位管理)和“三突出”(突出重点领域、突出关键环节、突出预警处置),实现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加强“三重一大”决策管理,推进领导班子这个“关键少数”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能力提升。以“重要问题”为导向开展效能监察工作,通过“再监督,再检查”提升所属单位管党治党和科研生产经营管理能力。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切实加强班子换届和日常选人用人、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正确履职监督。三是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开通“航空工业纪检监察网”,及时宣贯上级精神,发布集团公司和所属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动态,营造崇廉拒腐氛围,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在《航空快讯》微信平台系统推出廉政宣传教育内容,特别是加强了重要节日时点的廉政提醒和廉政知识传播,督促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开发了基于互联网的“在线学习测试系统”,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测试网络平台,促进各级党员干部知纪、守纪。
回顾五年来的历程,我们对于如何加快改革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航空工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实施了正确的发展战略,才有了党建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加快推进的大好局面。未来,航空工业将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抓好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加快做强做优做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