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岁月里,他毅然拒绝国民党的引诱,苦等共产党报名参军;战火纷飞时,他响应党的号召冲上前线;枪林弹雨中,他不惧生死勇立战功;和平年代里,他军魂不灭,有召必回。如今的他已是耄耋之年,但说起朝鲜战场上的经历仍是激情飞扬,他就是中国老兵--李柏发。7月12日,东华理工大学三下乡青年志愿者送温暖组来到他家中,听他讲那过去的故事。
李柏发是金溪人,参军之前是一个农民。美帝国主义者发动朝鲜战争以后,他便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在一个战斗连队里,当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战斗小组长”,这是他感到最光荣的一个称号!
热血青年 报名参军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抚州金溪县合市镇村民李柏发也像其他许多农民一样,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庄稼地。本来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里种地,不料,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场战争改变了李柏发的人生轨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那场被毛泽东称为“唇亡齿寒”的战争中,中国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响应号召,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时年22岁的热血青年李柏发,在受到国民党多次的劝诱加入之后,仍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志愿军。李柏发笑着说,临走前,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但倔强的他还是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在李柏发的带动下,同村还有3个年轻人也报了名。
枪林弹雨 奋勇拼杀
采访中,老人兴奋的与我们描述了当年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的种种事迹。尽管历史的宗卷已经褪色,与之有关的故事却让老人记忆犹新。1951年,刚到前线不久的李柏发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敌人飞机的轰炸,当时他看到一名伤员躺在担架上,尽管敌人的飞机仍在头顶盘旋,但李柏发毅然冲上去抱起那名伤员就跑。他们刚刚离开,一枚炸弹正好落在担架上。后来,那名伤员专门写信到李柏发所在的部队,希望找到救命恩人并感谢他。因为有战友亲眼目睹了李柏发救人的场景,经过确认,部队对李柏发进行了表彰。“后来得知那个人是某连队的指导员。”李柏发说。
另一件让李柏发难忘的事发生在1952年初。有一次,敌机轰炸志愿军阵地,李柏发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往阵地运送炮弹。最前面的几个战友在敌机的轰炸、扫射下,接连中弹倒地。李柏发来不及多想,果断地扛起炮弹向前冲,并最终将炮弹送到了阵地上。在随后的反击中,两架敌机被击落。后来,一个炸弹落下来,其他战友都牺牲了,只剩他一人生还。
军纪严明 战友情深
在朝鲜战场上,李柏发印象最深的就是志愿军严明的军纪和无私的战友情。“那时候,战士们每天都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不允许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即便是摘一个板栗,如果被人发现举报,都要写检查。”李柏发回忆,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他们吃的是压缩饼干。他解释说,“一个人几天都不一定能吃到一块压缩饼干,但在这种物资被切断,水资源困乏的窘境下,他们仍互相谦让,坚守战场,直至胜利的号角响起。”战争结束后这些老战士终于回归故土,完成了党交给他的光荣使命。“在朝鲜战场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严明的军纪,深厚的战友情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李柏发的脸上洋溢着无尽的自豪感。
南海争端 有召必回
当我校志愿者和李柏发讲起南海问题,老人眼光中迸发出激动的光芒,激动的说:“朋友来了就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中国在贫穷时便奋勇杀敌,如今强大了更不会受到任何国家的欺凌,我们这些老兵虽然年迈了,但有召必回。”志愿者为他讲起,如今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已经翻过去了,如今的中国,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军事实力也呈现井喷式发展,国家外交更展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大国风范,听到国家的迅速发展,老人满怀深情,感到欣慰。
中国军魂 永不磨灭
在建党95周年、建军89周年之际,东华理工大学国旗护卫队肖文丰同学,穿着国旗护卫队队服,庄重的向老兵敬礼,老兵肃然回礼,一个是饱经沧桑的光荣老兵,一个是青春勃发的当代青年,跨越年龄的限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使在场的东华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热泪盈眶。作为一名中国老兵,老人对党一腔热忱,并告诫同学们要时刻警醒自己,教育后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志愿者握紧了老人的手,坚定地表示:“我们一定坚定理想信念,传承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希望。”
访谈结束村干部也告诉我们,这些年,党和国家对这些老兵非常重视,他们的生活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保证老同志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乐。
|